目前分類:關於"育"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根據格蘭大學的最新研究發現,父母親推嬰兒車上街時,最好和嬰兒面對面。因為這樣比較會和嬰兒說話,增加嬰兒的安全感,對於小baby的語言發展,也比較好。

推嬰兒車上街,不是只有逛街,怎麼推,可是大有學問。 蘇格蘭大學研究人員,做了一個推車實驗,他們邀請20位母親,推嬰兒車 一英哩 ,一半路程面對嬰兒,另一半路程,背對嬰兒。結果發現,和嬰兒面對面時,母親比較常和嬰兒說話,嬰兒的心跳也比較慢,而且容易睡著,代表這時候的嬰兒,安全感較強烈,心情比較放鬆。發展心理系教授蘇珊:「如果有很多刺激,但是沒有父母親引導,會比較有壓力。」

相反的,沒有母親在旁邊說話,獨自面對世界的嬰兒,比較容易哭鬧。

而且長期下來,語言發展能力,也比和母親面對面的嬰兒慢。蘇珊:「我們知道,你和嬰兒說越多話,會影響嬰兒腦部發展,從出生到3歲期間會比較快。」

他們並訪問2722個新手父母,加強實驗的有效性,他們建議,要讓嬰兒探索世界,父母親的陪伴,勝過一切。麗迪克指出:「從資料來看,今日許多嬰幼兒的推車生活缺乏情感上滋養,而且可能受到相當大的壓力。嬰幼兒長大後也會容易焦慮。」

不過現在市面上讓嬰幼兒面朝爸媽的推車,價格往往過高,令家長望而卻步。研究由英國索頓基金會(Sutton Trust)資助,配合全國識讀基金會(National Literacy Trust)的「和寶寶說話」(Talk to Your Baby)活動發表。希望嬰兒推車製造業者能研發物美價廉新式推車,增進親子溝通。(部分內容摘自中時電子報與TVBS新聞 2008/11/23 )

 

sharonb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調查,台灣學童,每個禮拜平均看電視超過17小時,非假日平均每天看2.3小時,甚至12.7%學童,上課日每天也看電視五小時。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最近刊登的一份報告指出,父母不讓小孩看電視也許是個 “錯誤”,因為調查發現,每天看兩個小時電視的學齡前兒童比不看電視的小孩學業表現更為突出。

電視對我們的影響越來越大,但是您讓家中小孩看什麼樣的節目呢?常看不好的節目或新聞,您加小孩學壞的機率絕對比較高,相信大家都懂這個道理,全世界也都有許多小朋友、青少年,甚至成人,因為媒體影響而做壞事,這類新聞屢見不鮮,相信您也多所聽聞。當然,有好的節目也有壞的節目,壞的節目教壞孩子,好的節目,卻像是一位好的老師、好的家教,讓您的家庭教育更成功。

另外也有研究顯示,孩子看電視時間過長所造成的傷害與影響,相關研究層出不窮。例如,容易過胖、變笨變傻、懶散被動、注意力降低、扼殺想像力。因為電視強烈的聲光畫面,讓孩子的腦部只維持在原始區域運作,無法刺激他們思考區域的發展。看太多電視也會增加孩子的霸凌行為,因為他們從四方型的銀幕看到太多的言語暴力與攻擊行為。

如何能幫助孩子不黏在電視機前:1.先跟孩子訂好看電視規則,包括看的時間和次數。2.陪孩子一起看電視,解釋討論內容。3.以優質的DVD取代不好的電視節目。4.把電視機放在不顯眼的角落,也把遙控器收起來。5.別把電視當褓姆。7大人也要以身作則,關掉電視,花心思創造更多有趣的家庭活動。

轉載自 : 助妳好孕坐月子中心

sharonb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紀元3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 劉惠娟 編譯)
當一群專家表示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是質重於量時,忙碌的父母們感到寬慰。

美聯社紐約報導,一位倫敦的醫生蜜莉恩-史塔帕德(Dr. Miriam Stoppard)更進一步將這個想法融入她的新書「嬰兒第一個技能︰讓嬰兒在創造性的遊戲中學習(Baby's First Skills: Help Your Baby Learn Through Creative Play)。」她說嬰兒在60 分鐘全神貫注的「黃金小時」中,可以得到比一天任何其他時間更多的學習。「一個小時的集中注意力能使孩子愉快並且能治愈最困難的行為能力,」史塔帕德醫生說道。

黃金小時不一定要連續的一小時,或者完全由父母其中之一陪伴,雖然若能做到這兩者是更好的。黃金小時可以被分成不同的小時段,或不同的家庭成員從祖母到哥哥陪伴。史塔帕德說:「關鍵是在於陪伴嬰兒的人將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他們身上,給予他們持續的眼神接觸,而不會被電視或者其他孩子的需求而轉移。」

她還說道,「當一個孩子被注意時,他們會覺得陽光出來了。大腦會放鬆,而最新的研究還指出從早期就對嬰兒表現關愛實際上能幫助他們的大腦快速增長。嬰兒透過遊戲學習一切,而透過他們所愛和信任的人的幫助,大多數的嬰兒將會嘗試新的東西。」

從交談開始可能最容易,這將幫助嬰兒學習理解並且使用語言。「不停地交談,當然嬰兒不會講話,但是你要提供你所有行為的現場報導。例如,看媽媽把一塊積木放在頂端。笨媽媽;媽媽把它弄倒了。這次我們應該用紅色的嗎?這將使嬰兒學到對話的抑揚頓挫並且擴大他們的詞彙量。」史塔帕德在一次電話訪談說道。

她也鼓勵嬰兒的玩伴戲劇化,使用如唱歌般音調的聲音,使用誇大即明顯的姿勢,並且重複話語和行動。她也指出在六歲以前,孩子們是從行動的重複獲得經驗,所以不要只說「安靜地關門」,而是握住他們的手,把手放在球形門柄上教導他們﹗

唱歌,輕拍的遊戲和童謠也幫助孩子講話的節奏,她補充說,並且幫助嬰兒的大腦得到暗示,讓他們更早講話。

下一個必須放入黃金時間表的則是運動,而這也是必須佔大部分時間的活動。它教導嬰兒如何控制自己的頭和身體去坐、站和走路。

黃金小時能創造一個雙贏情況,因為那些嬰兒所愛和信任的人,通常是父母也能在與嬰兒一對一的的時間得到愉快的感受。史塔帕德建議在這特別的娛樂時間中,主題應包括交談、運動、,手腦協調和友好。

新生兒的運動可能像支撐嬰兒的頭部如此簡單的工作,而一個6或7個月能夠翻滾的小孩則能與媽媽或者爸爸一起玩地板遊戲。「不要害怕做些有點傻氣的事情,(嬰兒)正在發展一種很大的幽默感,而那是有益於你的。」另外讓嬰兒用他們的手也是很重要的,因為那可以鼓勵準確和優良的運動技能。一場鼓掌的比賽,例如「拍一塊蛋糕」就是一個多重任務的活動,因為它論及了講話、手、以及心智發展。

新生兒的心智刺激不是父母所夢想出來的,史塔帕德說。嬰兒從誕生的時刻就開始能「理解」,而且父母甚至能觀察嬰兒第1天到第3天的發展,當他們聽到父母的聲音將變得安靜及警惕,並且用強烈的注視回應。

「模式和反應在生命裡早就準備。遇見許多敵對和不和善的孩子將學會用壓力、挫折、甚至摧毀能力來負面地面對事情。如果他們在快樂的經驗中被養育,他們很可能能學會平靜,慷慨,以及有能力分享和有處理的技能,」史塔帕德說。

「一個小時的樂趣和興奮對於一個嬰兒已經足夠,因為這些對他們而言也全部都是困難的工作。遊戲要集中,要花費很多力氣。那麼多的大腦連接正在成長,許多概念要了解,許多事情必須要記憶。這是相當困難的,因為腦力活動和許多遊戲都包括了不同的體育鍛鍊、平衡、力氣等等。很少人在他們成年後會嘗試做如此複雜的任何事情!」史塔帕德說。她另外還補充說︰「這不是火箭科學,但是將為嬰兒們立下基礎。」

sharonb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02/03 

鼓勵孩子,存錢買想要的東西,存錢是種美德,把錢花在想做的事上,是種幸福。得來太易的東西不會珍惜,享受流汗的成果,彌足珍貴。
【文/王文華】

 

經濟不景氣,很多人節衣縮食過寒冬。對孩子而言,童年只有一次,學習可不能被蕭條打敗,趁這機會,重新檢視一下,孩子的理財學習吧!

玩大富翁,培養理財觀

想培養孩子的理財觀,桌上遊戲是不錯的選擇。

雖然大人覺得年味愈來愈淡,春節卻是孩子們最期待的事,有套歷久彌新的遊戲適合過年期間玩,那就是「大富翁」。

想當年,大富翁可是響噹噹的紙上遊戲,幾個小毛頭輪流丟骰子,買路蓋房子,期待買下一條街當路王。有時擴充太快,房子、路地一處處被拿去抵押,最後淪為拍賣品,心疼得只差沒有翻桌而已。

現在,「大富翁」有了電腦版,但是每年的過年,我們家圍爐之後,還是會把「大富翁」拿出來玩。現在的桌上遊戲種類多元,要是嫌「大富翁」太老套,「地產大亨」、「酒店大亨」的模型精美、「運財智多星」的股票會漲跌,「生命之旅」甚至有股票、分紅的概念,還有各種競拍物品的「上流社會」,都很適合全家大小一起玩。

遊戲玩完了,別急著散場,讓小朋友想想,剛才的策略好不好?從中又學到了什麼?是拚命買地冒著現金用光的風險?保守過日最後慘遭付出大筆路費?還是因為機會命運牌,讓人成功或失敗?透過遊戲跟孩子講理財觀念,他們的接受度和感受會更深。

這就像人生,我總是這樣告訴小朋友:不管你做什麼決定,事前要想清楚,事後就不要後悔,最重要的是,這是遊戲,失敗了可以重來,人生不一樣,失敗了,你要更努力,才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王永慶說過,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的一塊錢才是你的一塊錢。節約,是孩子該學的品德。

記得很久以前,我也曾為了一艘大和號模型戰艦而著迷。大和號的模型精細,比例合宜卻價格不菲。父母沒那種「閒錢」給我,我決定去打工送報紙。送報要送幾十戶人家,天天送,颳風下雨都得去,一個月有三百多塊錢,媽媽勸我打消念頭,她說我一定爬不起來,可是我堅持要去。

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覺得很驕傲,因為,那段日子,我是為了夢想在工作,咬牙苦撐,有空就去書店探望「我的航空母艦」。

存夠錢那天,剖豬公挖撲滿,滿手捧著零錢去書店換模型,時至今日依然難忘。

我也鼓勵班上的孩子,想要什麼東西,一定要自己存錢去買。班上孩子家裡多半務農,週休二日會去山裡幫忙農務,父母給的飲料錢,便是他們僅有的零用錢。這麼少的錢,阿成還是存到八千塊,用這筆錢和家人去香港玩了一趟。

那是他很想去的迪士尼。

回來後他把相片給我看。「很好玩。」他黝黑的臉上,全是笑容。

我相信。鼓勵孩子,存錢買想要的東西,存錢是種美德,把錢花在想做的事上,是種幸福。得來太易的東西不會珍惜,享受流汗的成果,彌足珍貴。

sharonb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怎麼讓孩子聽話?」---這是父母最常面臨的老問題。身為父母親,我們需要孩子聽我們的話並且遵守,否則就無法有效教導他們。當然,讓孩子聽話只是重點的一部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與家庭溝通模式才是積極的意義。如果能建立親子間的良好溝通,父母不僅可以教導孩子,也可鼓勵他們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以下提供八個秘訣作為參考:

1. 先讓孩子說完 
要想孩子聽你所說的,就必須先讓他們覺得你也在聽他們的。如果小孩子覺得受到父母的接納,他就更能接納父母的意見及想法。所以要得到孩子的注意,第一步就是要先注意他、傾聽孩子心裡的話。這個觀念最重要的意義在於讓孩子知道你了解並接納他所說的話,而不用下命令或哄騙的方式。

 例如:當孩子說:「我今天在學校被處罰了!」你可以不用先責備的說:「你是不是又做了什麼壞事?」我們可以先收起「憤怒」,了解一下孩子究竟想說什麼,也許孩子正受了什麼委屈也不一定。

 2.說「我」而不談「你」 
 
想要孩子改變,就不能讓孩子覺得他們自己受到指責,否則將引發孩子的防衛。根據研究顯示,最好的方式就是:父母以敘述自己的感覺與希望代替命令與指責。如果父母能簡單向孩子陳述問題在哪裡,相信孩子會主動提出解決的方法。譬如:當孩子講了很久的電話時,以「我正在等一通重要的電話」來代替「你講那麼久的電話做什麼」,相信可以減少衝突的產生。

3.說出你真正的意思,並為所說負責 
不能實現的諾言和威脅會降低孩子對你的信任。很多父母在生氣時會衝口而出一些「你不要再回來好了」、「你敢繼續說我就打死你」等等具有殺傷力的話,往往親子間的感情也因此瓦解,因此父母們切記:請以客觀、理性的方式來表達對孩子的關心。

 4.把話說的越清楚越好  
幫助孩子遵行你的話,最好先注意:你是否已盡量把話說的清楚、被了解?例如,當小甄的媽媽說:「把你的房間收拾乾淨才能出去玩。」小甄聽了急忙跑回房間收拾,也許在他的想法裡,他已經做好了,但是當媽媽來看時,以媽媽的標準看來,小甄一點都沒有整理。為了避免這樣的誤會,媽媽一開始時可以先說清楚所期望小甄做到的是---衣服折到衣櫃中、被子疊好、地板掃乾淨…等等。「把話說清楚」是說可以運用不同的方式讓孩子了解你的意思,我們可以依照孩子的習慣以說或寫等等方式傳達訊息,並確認孩子是否完全了解。

5.使用正面的句子
去做一件事比不去做一件事容易多了,因此父母們可以多用正面的敘述句取代否定句,例如:看到孩子在看電視,希望孩子能念點書時,不妨以「該去做功課了!」取代「不要再看電視了」,這樣的方式也許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6.長話短說,不要長篇大論
16歲的麗娟說:「我真希望能跟爸爸好好說話,但是每次我一問他事情,他就開始長篇大論,不停的說,我再也不想跟他說了。」父母想說的話很長、要叮嚀的事很多,但請抓住重點,避免漫談與說教,否則孩子會視與父母說話為畏途。

7.適當的語氣與聲調  
希望孩子注意聽,不僅要留心你所說的話,更要注意你的表達。合適的聲調是指有重點、溫暖、支持並有強弱之分。當然,強烈急迫的聲調在管教上有其意義,但是最好是在情況真的需要時,才能讓孩子有所警惕,否則一但孩子習慣了這樣的語調,就會逐漸失去敏察與聆聽他人語意的能力了。

8.有一段輕鬆的時間  
有些家庭裡,孩子早就假裝聽不見父母的話,因此,父母應該多花一些時間和孩子一起玩,以改善這種情形。有許多父母把自己的角色局限在:告訴孩子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如果你習慣以這樣的方式和孩子互動,他們將變得畏首畏尾。親子間共同擁有一段比較輕鬆的相處時光可以緩和親子僵局,並為良好的親子溝通奠定基礎。

輕鬆的時段可以是眼神交流、簡單的擁抱或從事共同的休閒活動等等。根據研究顯示:擁抱是發展健康關係中最快的一種方式,但大多數家庭卻視身體接觸為畏途,其實溫暖的環境是增進溝通的最佳方法。

讓孩子有自己的成長空間,也讓孩子學會尊重父母、體會父母辛勞,您就像是孩子的大朋友,可以跟他一塊兒分享、討論並且玩在一起。如果您將身分界定在「我是你的父母,你就該聽我的」,可能您和您的孩子就無法擁有良性的溝通了。

轉載:http://assist.tceb.edu.tw/  (摘自 宋秀芬 父母親月刊)

sharonb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成功的家教與父母的言語表達息息相關。尤其是父母跟孩子說話的語氣,將對孩子的情商、智商、氣質、修養產生深刻的影響。
  
信任的語氣

孩子特別希望得到成人特別是父母的信任,所以對孩子說話時要表現出充分的信任。如,孩子想學打羽毛球,你用信賴的語氣說:「星星,只要努力學,認真學,一定能學會打球的。」這無形中就給了孩子一份自信,並讓他明白,只有堅持才能獲得成功。假如用的是挖苦的語氣:「就你這樣三分鐘熱情還想打球啊?」就會給孩子的自尊心帶來傷害,令他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不自信。

尊重的語氣

從兩三歲起,孩子的自我意識就開始萌芽,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自我意識會愈發強烈。孩子有了自己的一些主見,說明孩子知道了自己的力量和能力。當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要求時,不要認為是他不聽你的話,跟你對著幹,而粗暴地反對他。如你要求孩子學英語,可他還想再跟小夥伴們玩一下,你不能發脾氣:「越大越不聽話了,不好好學習,看你長大了能幹什麼。」這樣做只會讓孩子更加厭惡學習。應該用尊重的語氣:「那你再玩一會兒,不過,玩完了,可一定要學英語。」孩子就樂於接受了。

商量的語氣

每個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可用商量的語氣,讓他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比如,你想要孩子把地上亂丟的玩具收拾整理一下,可以這麼說:「星星,玩具亂丟,多不好的習慣啊,你跟媽媽一起把玩具收拾一下好嗎?」千萬不要用命令的語氣:「你怎麼搞的,玩具亂丟,快點去收拾好!」否則,孩子聽你責備,心裡就會產生反感,即使按你的要求去做,也是不開心的。

讚賞的語氣

每個孩子都有優點,都有表現欲,發現孩子的優點並加以讚賞,會讓他更加樂於表現。孩子畫了一幅畫,也許畫得不是很好,可孩子作畫的熱情和認真勁兒就是最大的優點。當孩子把畫捧給你看時,不能輕描淡寫地應付幾句:「畫得一般,好好練。」這樣會讓孩子對畫畫失去熱情和信心。應該用讚賞的語氣肯定他的作品:「想不到我的寶寶畫得這麼好,繼續努力,一定會畫得更好。」孩子的表現欲得到了滿足,有了快樂的情緒體驗,對畫畫就會更有興趣。

鼓勵的語氣

要孩子做到沒有過失,這是不可能的。當孩子做錯了事,不要一味地批評責備,而應幫助他在過失中總結教訓,積累經驗,鼓勵他再次獲得成功。如孩子第一次幫媽媽端飯碗失手掉到地上打爛了。你不能責備他:「連個碗都端不穩,真笨。」這樣會打擊孩子嘗試新事物的信心和勇氣。應該用鼓勵的語氣:「星星不小心打爛了碗,沒關係,以後先用手指試試燙不燙再去端。」這樣,既教給實踐的方法,又給了孩子再次嘗試的信心。

轉載:http://www.howmama.com.tw/b79/t643/

sharonb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